中日青少年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已走过10年的历程,有近2000名两国青少年参加了这项活动。前不久,几十位历届中日两国营员欢聚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一同纪念中日青少年草原探险夏令营举办十周年。当这些新老营员与宋庆龄基金会黄华主席、日本福冈市日中友协石村一明会长等共同栽下一棵象征长久的银杏树时,大家都不禁高兴地欢呼起来。
中日青少年草原探险夏令营是宋庆龄基金会与日本福冈市“蚂蚁蟋蟀”游戏学校共同发起的。该活动旨在加强中日青少年之间的友好交往,促进其健康成长。十年来,这一活动除在青岛市的小管岛和四川的卧龙保护区举办过两届外,其余八届均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举行。及至近几届夏令营的举办,参加这一活动的不仅有中日两国青少年,韩国、尼泊尔等国的青少年也闻讯赶来参加。
当今城市孩子日常生活的轨迹一般都是家庭———学校———家庭,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拥挤的城市和交通,限制了他们的课外活动和了解大自然的机会。如何使孩子恢复好玩、好奇的天性,使孩子变得“既像蚂蚁一样埋头劳动(学习),又像蟋蟀一样活泼可爱,以适应21世纪社会的需要”,是中日两国有识之士时常思考的问题。中日青少年探险夏令营活动就是因应这种思考,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经风雨见世面的机会。野外行军、宿营,不仅能让他们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而且可以让他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温暖和恩惠,懂得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从而增进中日两国青少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同时,也可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对孩子们进行“磨难教育”,培养他们自我解决问题、迎接挑战和求生的能力。再者是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和外国的同龄人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可直接了解外国同龄人的语言、爱好、生活习性等。总之,“开扩眼界、增长知识、锻炼体魄、提高能力、结交朋友”的办营目标,能使每个参加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参加探险夏令营营员的年龄大多在10至20岁之间,不分国别、性别、年龄混合编班,每个班8至10人,各班的编号以色彩为序,如赤、橙、黄、绿、青、蓝、紫班等。活动以班为单位,由两名大学生或高中生任班长或班副。每个营员都要肩背背囊,内装睡袋、手电、饭盒、洗漱用具、衣物等个人必需品。此外,每个人还要分担班组露营、野炊用品,如帐篷、炊具、燃料、食品等,根据年龄和体力的不同,负重10-20公斤不等,每天徒步十余公里。每个班不但要自己解决一日三餐,还要搭帐篷,在人烟稀少的野外宿营。尽管中日双方的组织者每次都在孩子们的教育、安全、健康、卫生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力争确保万无一失,但风吹、日晒、雨淋每天都要考验孩子们的体力和意志,每天都有许多值得孩子们思考的现象和问题,使孩子们的潜能得到了很大的挖掘。
家长们普遍反映,自己的孩子从夏令营回来后好像懂事多了。家长们的出发点本是让孩子们吃苦,但孩子们并不觉得吃苦可怕,而是从中体验到未曾有过的乐趣。每年闭营时,许多孩子都表示,明年还想来。
每一届夏令营结束后,中日双方的组织者都收到许多孩子寄来的书信,反映他们参加探险夏令营的生活和感受。从这些书信中可以看出,这段不寻常的草原探险经历,在他们年幼的心灵留下了多么深刻的烙印。
日本宫崎县的宫田纱里营员写道:“草原上长满了绿茵茵的牧草和灌木,加上黄艳艳的野花,平如镜面的季节湖,清澈见底的小河,把草原装扮得更加多姿多彩……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大自然却让我们享受到如此快乐。最使我感到愉快的是,与中国营员结成了好朋友,四天的探险生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尽管语言不通,但靠表情、靠手势、靠相互理解,终能心领神会。”
中国北京的侯彦营员写道:“一天的行军结束了……我们还要烧火,做饭,搭帐篷。我和组里的几个日本大孩子做饭。由于柴禾湿,火不大。一个日本小朋友拿起锅盖去扇,火是大了,可滚滚的白烟迎面而来,呛得我们鼻涕眼泪一起流。饭终于做好了,虽说没有家里的饭菜可口,可是我吃得特别香,因为这是我亲手做的。睡觉的时间到了,我抱着睡袋爬进帐篷,脱掉鞋才发现,脚上的两个大泡已经破了,血肉模糊地同袜子粘在了一起。我揭下袜子,悄悄地贴上了创可贴,钻进睡袋。我用刚刚学会的日语说了声‘晚安’,博得了日本小朋友的热烈掌声。”
像这样的信件和留言还有很多很多……
在庆祝中日青少年探险夏令营举办十周年的纪念会上,黄华主席对石村一明会长说:这一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仿佛刚刚开始。他希望中日双方组织者共同努力,把这一活动坚持下去,以满足两国人民渴望加深交流和理解的要求。